找到相关内容461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

    。“随缘”是以心灵来涵盖外物的。   “此心安处”也便是“无心”,不留意物,不执着于外境,也便是“无心”,“夫参禅学道,须得一切处不生心”(《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》),这是忘怀世事的法宝。东坡在诗中...

    张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692118.html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,心境一如。不过唯念佛需摄心观照,句句落膛,膛者这落实之谓也。句句落实,念念相应,久之自成一片,由事一心,进而理一心,能所双亡,自他不二,与参禅有何差别?   (六)如就刑戮,若在狴牢,怨贼所追,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
  • 贵州佛教——文学艺术

      赠释真如   迹与支公并,心同慧远俱。烟霞生逸韵,水月湛灵珠。   挂锡双凫隐,参禅一鹤癯。无劳办分芋,知我是凡夫。   明潘润民作,载《黔诗纪略》   月山寺   月山高枕梵王宫,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792781.html
  •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“返本开新”

    佛教徒修行的好机会。念佛参禅固是修行,而救灾布施,亦是修行,菩萨所修六度,以布施为第一,我等平日受施于人,今日当大发施心,慨解钵囊,布施于灾民,庶不愧于心,不怍于人,既为佛子,当作佛事,何者是佛事,救灾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慈善|返本开新|现代中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55293214.html
  •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

    丰富多彩,文人雅士来到这里,与世外高僧一起参禅悟道,抚琴吟诗,为禅门涂抹风采,为人生添加乐趣。不知多少诗人在此游赏会友,交流心得,或联袂赏花,或彼此吟诗,桌前茗香,禅房说经,流连而忘返。李嘉佑就曾有过“...

    王赛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893670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法身。”虚云指出:“无论大小乘戒,皆以三皈五戒为根本。”他反复强调,了生脱死门路很多,持咒可成,参禅可成,念佛可成,都是一样的;但是佛法之要,在于戒定慧三无漏学;三学中,以戒为本。也就是说,一切法门,都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

    修行常识。学院注重学修结合,学僧每天跟常住僧人一起上殿诵经、坐香参禅,参加每半个月一次的布萨诵戒、初一、十五佛前上供等。学僧与常住僧人一起出坡种菜、上山打柴、烤竹笋干、打核桃等劳动。饮食与常住僧人一起...

    胡孝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101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了树林环境之珍贵,是参禅修行、静心语道的增上缘。常熟兴福寺留下唐朝诗人常建所题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的千古名句,更是中国众多寺院幽雅环境的真实写照。 中国佛教协会对于植树造林,绿化山川大地非常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
  • 洪州禅的思想特色

    禅法。这种方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,表现得十分自然、朴实,这对于禅宗师徒关系的融洽化,以及参禅问学、传法授徒手段的多样化,具有深远意义。   道一(709-788),汉州什邡(今四川什邡人),俗姓马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4994912.html
  • 《禅林宝训》中的僧团管理之道

     《宝训》中的禅师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一些要点作为入道之基,有志气超迈、正心诚信、远离名利、生活节俭、明信因果、态度谦虚、不顾己身中正诚信、豁达通情等,如:   湛堂谓妙喜曰:参禅须要识虑高远志...

    宗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3.html